当前位置: 首页 > 下载中心 > 正文

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应知应会32问

时间:2018-05-24    点击:   来源:    作者: - 小 + 大

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应知应会32问

一、教育部、卫生部何时印发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的通知?《标准》包括哪两个部分内容?

   答:2008年9月16日,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印发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的通知。

   《标准》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含3大领域35个目标;二是临床医学专业的办学标准,分10大领域44项标准。

二、我国开展医学教育认证的三个理由是什么?

   答:①全球推进教育质量保证,认证是其重要组成部分;②中国医学教育形势严峻(核心教育资源明显匮乏、临床实践因考研就业及缺乏法律保障等原因而受到严重冲击、现代医学教育体系不完善),认证是治本良药;③医学教育国际化来势迅猛,认证是顺应国际形势的必然之路。

三、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包括有哪些?

   答:包括3大领域35个目标,即12个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10个知识目标和13个技能目标。具体如下:

   (一)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12个)

   1.遵纪守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愿为祖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2.珍视生命,关爱病人,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将预防疾病、驱除病痛作为自己的终身责任;将提供临终关怀作为自己的道德责任;将维护民众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

   3.树立终身学习观念,认识到持续自我完善的重要性,不断追求卓越。

   4.具有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交流的意识,使他们充分参与和配合治疗计划。

   5.在职业活动中重视医疗的伦理问题,尊重患者的隐私和人格。

   6.尊重患者个人信仰,理解他人的人文背景及文化价值。

   7.实事求是,对于自己不能胜任和安全处理的医疗问题,应该主动寻求其他医师的帮助。

   8.尊重同事和其他卫生保健专业人员,有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合作开展卫生服务工作的观念。

   9.树立依法行医的法律观念,学会用法律保护病人和自身的权益。

   10.在应用各种可能的技术去追求准确的诊断或改变疾病的进程时,应考虑到病人及其家属的利益,并注意发挥可用卫生资源的最大效益。

   11.具有科学态度、创新和分析批判精神。

   12.履行维护医德的义务。

   (二)知识目标(10个)

   1.掌握与医学相关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学实践。

   2.掌握生命各阶段的人体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正常的心理状态。

   3.掌握生命各阶段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原因,认识到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及行为心理因素对疾病形成与发展的影响,认识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4.掌握生命各阶段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原则。

   5.掌握基本的药理知识及临床合理用药原则。

   6.掌握正常的妊娠和分娩、产科常见急症、产前及产后的保健原则,以及计划生育的医学知识。

   7.掌握全科医学基本知识,掌握健康教育、疾病预防和筛查的原则,掌握缓解与改善疾患和残障、康复以及临终关怀的有关知识。

   8.掌握临床流行病学的有关知识与方法,理解科学实验在医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9.掌握中国中医学(民族医学)的基本特点,了解中医学(民族医学)诊疗基本原则。

   10.掌握传染病的发生、发展以及传播的基本规律,掌握常见传染病的防治原则。

   (三)技能目标(13个)

   1.全面、系统、正确地采集病史的能力。    

   2.系统、规范地进行体格及精神检查的能力,规范书写病历的能力。

   3.强的临床思维和表达能力。

   4.内、外、妇、儿各类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处理能力。

   5.一般急症的诊断、急救及处理能力。

   6.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合适的临床技术,选择最适合、最经济的诊断、治疗手段的能力。

   7.运用循证医学的原理,针对临床问题进行查证、用证的初步能力。

   8.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能力。

   9.具有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有效交流的能力。

   10.具有与医生、护士及其他医疗卫生从业人员交流的能力。

   11.结合临床实际,能够独立利用图书资料和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医学问题及获取新知识与相关信息,能用一门外语阅读医学文献。

   12.能够对病人和公众进行有关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预防等方面知识的宣传教育。

   13.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四、新的医学目标由哪四个具体目标组成?

   答:①预防疾病的损伤,促进和维持健康;②缓解疾病的疼痛,减轻疾病的痛苦;③对病患治疗和护理,对不能治愈病人的照料;④避免过早死亡,遵循临终关怀。

五、高等医学院校教育改革如何适应新的医学目标?

答:①要适应由“诊断-治疗”模式向“预防-医疗-保健-康复”模式的转变;②要适应由“以疾病为中心”转为“以病人为中心,的医学新理念;③要适应现代社会疾病谱的变化;④要适应新型医患关系的变化;⑤要必须切实加强职业道德与临床能力的培养。

六、传统教学模式很难实现《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7个领域中的哪4个领域?哪种教学模式的理念恰恰能实现这4个领域?

答:①传统教学模式很难实现《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7个领域中的“交流技能、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维和职业道德”4个领域。②PBL教学模式的理念恰恰能实现这4个领域。

七、“以学生为中心”的定义和内涵是什么?

答:“以学生为中心”被定义为: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对于学什么和如何学习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更多的责任;教师发生角色变化,成为帮手、顾问和咨询员;关注学生的感情和价值观。

“以学生为中心”的内涵是把学生作为立校之本,把满足学生需要作为大学的关注重心,把提升学生学习作为大学教育的首要目标,把学生参与大学事物作为学生的基本权利,把与学生建立密切关系作为大学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什么是PBL?

答:PBL(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即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PBL 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模式。这种教学方法的主要内容是:由学生组成小组,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老师的作用是提供学习引导和支持,并帮助学生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其主要学习目标在于使学生: ①建构灵活的知识基础;②发展高层次思维能力;③成为自主 ( 或自我调节 ) 的学习者;④成为有效的合作者。在这种教学方法中,学生组成小组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老师的作用是提供学习引导和支持,并帮助学生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什么是CBL?

答:CBL(case-based  learning)是基于案例的学习方法。

CBL学习法改变了长期以来教师惯用的“灌输式”教学,代之以实例、设问、分析以及学生共同参与,以生动性、现实性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学习兴趣,并在实例中锻炼学生,全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什么是自主学习?什么是自主学习能力?

答:自主学习被定义为:无论有无他人的帮助,学习者主动学习的过程,其中包括自我诊断其学习的需求,阐明其学习目标,发现人力和物质的学习资源,选择并实施适当的学习策略,评价学习成果等(注意:自主学习不等于自学,需要教师引导)。

自主学习能力包括:

1)组织学习活动的能力。它包括独立确定学习任务,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合理的学习方法,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会自我考核学习效果的四项能力。它反映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认识和把这种认识运用于组织自己独立学习的实践,有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阅读书本的能力。包括能自己看书,学会全面阅读,初步熟悉资料;能从教材找到问题的答案,并能对问题进行对照、分析、综合、评价;能抓住书本中主要内容等能力,这是学习能力的核心。

3)听记能力。要求学生听完讲述内容后,能根据要求进行概括、记录,并能整理笔记。

4)搜集和使用资料的能力,包括:通过目录、图书、索引、手册选择参考书;使用参考书和参考资料;根据问题搜集资料,能根据需要对资料进行分类,能使用资料论证或阐述自己观点等能力。这是适应终身教育体制的关键性能力,将使他们终身享用不尽。

5)智力技能。包括:学会观察;学会合理的记忆;掌握分析、综合、对比、概括等方法;学会思考和能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等能力。这是保证知识信息能消化、吸收和同化,贯穿着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各种认识能力的因素。

十一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答:1)要给学生讲清课程的目标和要求;

2)及时检查学生是否学到应学的知识,是否掌握必要的技能,及时反馈,并根据要求提供纠错或补充性指导;

3)培养学生依靠自己学习的意识和技巧(PBL、CBL)以及学习方法指导;

4)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拥有选择权,选择时间、地点、内容和方式;

5)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计划;自主学习计划要详细、具体、可行,有时间表及完成记录。

6)定期检查学生的上课听课记录、自学或利用其它媒体学习记录。课堂面授记录和自学记录要有学习时间、学习场所、学习内容、学习体会等。

7)提供学生独立学习的学习资源、学习指南

8)对学生提出的学习要求给予咨询等。

9)教师要把自己的角色从授课者、信息传递者转变为学习的管理者和辅导者。

十二什么是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答: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evaluation)是相对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summative evaluation)而言的。所谓形成性评价,“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 做出的评价,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 的学习过程,使学生 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形成性评价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简而言之,是为了改进和完善,即改进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注意,形成性评价是为了改进教学活动提供反馈信息而从事的评价,原则上评价结果不与学业成绩挂钩)。

形成性评价方法包括平时作业、阶段测验、观察记录、实验报告、实习报告、自主学习、课堂或网上小组讨论、学习过程的总结和反思等。

实施形成性评价要注意贯彻FED三要素,即反馈(Feedback,F),鼓励(Encouragement,E),指导(Direction,D)。核心是个性化反馈。

终结性评价,又称总结性评价、结果评价,是在课程与教学实施或进行一个相对完整阶段以后关于其效果的评价。

十三、什么是“床边教学法”?

   答:“床边教学法”就是在实际病人床旁进行的教与学。床边教学时每组学生人数一般不超过10个,均以小组形式进行。

十四、“床边教学法”的基本教学程序是什么?

   答:“床边教学法”的基本教学程序包括:①根据教学进程需要,教师带领学生选择合适的临床病例;②教师带领学生检查病人、询问病史;③结合临床病例,教师引领学生进行分析、讨论,结合病人病史提出诊断、鉴别诊断及其依据,提出处理方案;④总结归纳。

十五、“床边教学法”要努力实现哪些主要医学教学目标?

   答:“床边教学法”要努力实现3个主要医学教学目标:①临床基本技能的掌握;②临床交流能力的培养;③临床思维方法的训练。

十六、什么是“小组学习”?

   答:“小组学习”是指由一定数量的学生组成的,为完成一定教学目标的、动态的组织形式。之所以称之为“动态”,是因为当它侧重于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在教师指导下师生共同参与时,它是一种教学组织形式;而当它侧重于为解决某一问题以学生为主参与时,它是一种学习组织形式。小组学习合作是医学教育新标准下医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重要体现,小组学习模式的建立有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十七、“小组学习”有哪3个构成要素?

   答:“小组学习”3个构成要素包括:①教师要素;②学生要素;③小组学习的文化要素(包含制度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各要素相互协同,共同制约着小组学习系统的发展。

十八、“小组学习”中教师、学生应如何进行角色定位?

   答:师生在小组学习中承担一定的角色,并通过对自身角色的认知开展成员间的互动。总的来说,在小组学习中,教师的角色是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在以教师为中心的小组学习中,教师担任“主持人”,主要是引导小组学习活动,确保学习任务顺利完成,学生则具体参与学习,承担小组长、记录员、资料员等角色。而在以学生为主的小组学习中,学生小组长则转换为“主持人”角色,其他成员担任其他角色,通过学生自身的分工与协作,共同完成小组学习任务,促进小组建设。

十九、与大班集体授课和个体独立学习相比,小组学习具有哪些优势?

答:①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③有助于优化师生、生生关系,培养学生交往、互动及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批判精神与反思能力。

二十、什么是批判性思维能力?

   答: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对临床复杂问题所进行的有目的、有意义的自我调控性的判断、反思、推理及决策过程。从本质上看,批判性思维是一种驾驭知识的思维能力,它是学生创新的源泉,只有敢于质疑,才有可能创新。

二十一、什么是OSCE?

   答:OSCE是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中文意思为“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

二十二、为什么说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是评估学生临床能力的理想方法?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开展OSCE情况怎样?

答:①20世纪70年代Harden介绍了基于学生采集病史、体格检查、临床操作、沟通和交流、数据分析、实验室检查或影像资料等方面的表现来综合评估学生临床能力的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OSCE不仅系统地评估临床技能,同时也很好地考核和评估了临床推理能力和临床态度,因此OSCE被大多数医学院校采纳,作为考核学生临床能力的最主要手段。美国已把OSCE应用于医师资格考试的第二部分(临床能力测试)中。

②我校从2010届毕业生开始,在毕业综合考试中,临床实践技能考核模拟执业医师的5站式的OSCE,包括:病史采集和病例分析、体格检查、基本技能、实验室及辅助诊断检查。尚不完善,准备在今后逐渐增加OSCE的站数达12站,并能在OSCE中使用SP。

二十三、什么是SP?

   答:SP是standardized patients,中文意思为“标准化病人”。SP是指经过培训、能可靠地再现典型病例的病史和/或查体发现(体征)的对象,可以是真实病人,或者是无医学教育背景的健康者经培训后扮演的病人。演员、退休者、学生等经过筛选(兴趣、健康、对医疗态度等)和专业培训,使考试尽可能客观地评估学生的临床技能。0SCE中由SP作为评估者,使评分的客观性大大增强。

二十四、我校临床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什么?

答: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初步临床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在基层各级医疗机构从事临床医疗、预防保健等工作的应用型医学专门人才。

二十五、我校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是如何设置的?

答: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知识结构由人文素质类课程、公共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专业临床类课程和选修类课程等五部分组成。

1.人文素质类课程:该类课程着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素质及社会科学知识、行为和伦理知识的培养教育。主要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医学伦理学、人际交往与医患沟通、社会医学、卫生法学等课程,共24.5学分。

2.公共基础类课程:该类课程是掌握外语、数理化、计算机等学科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通识教育,使学生有健康的身体素质。主要开设大学英语,体育,军事课,高等数学,化学,医用物理学,计算机基础、高级办公自动化等课程,共25.5学分。

3.专业基础类课程:该类课程主要构建和夯实系统的临床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开设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基础医学综合实训等课程,共50学分。
4.专业临床类课程:该类课程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临床思维能力、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社区卫生服务能力,主要开设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急诊与灾难医学、全科医学概论、中医学社区卫生服务、临床思维与病例分析临床基本技能实训、毕业实习等课程,共100学分。

5.选修类课程模块:扩大学生视野,拓宽知识面,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适应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全面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本专业选修课程主要包括:公共艺术类、专业普适类和专业任选类等课程。本专业学生选修课程共22学分。

二十六、我校临床医学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如何设置的?

答: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分基础训练、能力提升和综合创新三个层次,具体包括实验、综合实训、强化训练、见习、毕业实习、社会实践等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公共基础、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基础医学综合实训、临床基本技能实训、临床见习、毕业实习)、创新实践和社会实践模块为内容的结构化、层次化,分别实现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专业理论认知和临床技能、临床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体系在时间上分布于大学五年的不同学期、不同教学环节,保证了实践教学五年不断线,体现了由简单到复杂、由验证到应用、由单一到综合、由一般到创新的一体化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二十七、我校临床医学专业的毕业实习是如何进行的?

答:学院制定了毕业实习大纲,对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出具体要求,制定并发放《绍兴文理学院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实习手册》;实行出科考试制度,制定了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实习临床技能出科考核管理办法及临床技能考核项目及评分标准,对要求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考核。出科理论考试成绩占一定比例进入毕业总成绩。

   9、10学期进入临床毕业实习,共48周。具体为:内科15周(包含急诊科、神经科、传染病、心电图等)、外科15周(包含眼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口腔科等)、妇产科6周、儿科6周、社区卫生服务4周、影像科1周、选修实习科室1周(精神科或皮肤科)。

二十八、对毕业实习生的“教学查房”的目的是什么?“教学查房”有哪三种模式?

答:“教学查房”的目的是为了让毕业实习生通过接触少数经过挑选的典型病人或特殊病人,学习阳性体征、规范体格检查、分析归纳病情等不同方面内容,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教学查房是毕业实习带教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使医学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保证与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我校制定关于进一步规范教学查房 提高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教学查房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形式。根据教学查房对象和程序要求,主要有三种形式:

1.整个教学查房过程在床边进行。其顺序: 实习学生汇报病史、检查结果、分析病情—→实习学生体检—→带教老师进行示范问诊、体检, 实习学生观摩—→带教老师分析、讲解、提问、总结。

2.先在床边由实习学生汇报病史及体检, 然后回到示教室讲解、提问及结合病例进行讨论。

3.针对特殊病例(罕见疾病)由带教老师直接进行示范操作、讲解、提问。

以上三种形式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灵活运用, 不必拘泥于某一种形式,可在实践中探索并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

二十九、我校临床医学专业的“三段式综合考试”开展情况怎样?

答:我校的三段式综合考试:包括基础理论知识综合考试+临床理论知识综合考试+毕业综合考试。

1基础理论知识综合考试:2014级学生中开始实施,包含系统解剖学B、医学细胞生物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医学生物化学B、药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B、预防医学B等课程,除了各课程期末考试外,在第5学期结束前进行综合考试。

2临床理论知识综合考试:2014级学生中开始实施,包含诊断学、内科学1、内科学2、外科学1、外科学2、妇产科学、儿科学、神经病学、精神病学、传染病学、急诊与灾难医学、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全科医学等课程,除了各课程期末考试外,在第8学期结束前进行综合考试。

3毕业综合考试:2010届毕业生中开始实施,实行“理论知识+临床实践技能”考核模式,理论知识考试内容主要包括内科学1、内科学2、外科学1、外科学2、妇产科学、儿科学等知识,临床实践技能考核模拟执业医师OSCE考核模式。

三十、我校的“2.5+2.5”校院一体化教学运行模式是什么意思?

答:指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第1-5学期在学校完成专业基础理论课教学和实验实训,第6-10学期在附属医院内完成专业临床理论课和临床见习、毕业实习等。实施“2.5+2.5”校院一体化教学运行模式,是为了让学生在临床医疗环境下进行系统而全面的专业学习,感受客观的医疗服务氛围,有更多的临床实践动手机会,更好地了解、熟悉和掌握临床医学所需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

三十一、我校临床医学专业近几年的招生情况如何?

答:学校以社会需求为依据,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根据教育资源和办学条件确定招生规模,实现办学规模、质量、效益的统一协调发展。近几年招生情况见表1。

1  2009-2013年绍兴文理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招生数

浙江省第二批

(本科)控制分数线

绍兴文理学院本科二批最低投档线(分数)

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录取

平均分数与生源

录取

人数

平均

分数

浙江

生源

外省

生源

2009

429

526

60

543.7

54

6

2010

402

478

70

491.7

64

6

2011

382

470

81

491.7

79

2

2012

433

522

103

537.5

103

0

2013

438

537

90

558.5

90

0

三十二、我校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参加国家执业医师考试的成绩如何?

   答:执业医师考试的考试成绩较能客观评价学生临床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2011-2013年,我校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参加全国执业医师考试保持了较好的成绩。见表2。


2  2011-20l3绍兴文理学院全国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与全国通过率比较(%)

考试

年份

考试人数

实践通过率%

笔试通过率%

总通过率%

备注

全国

本校

全国

本校

全国

本校


2011

55

90.78

96.36

63.86

79.25

57.60

76.364

临床专业

2012

55

90.29

96.36

70.06

88.68

62.84

85.45

临床专业

2013

114

91.33

96.49

66.53

71.82

60.44

69.30

临床+临床

(影像方向)

专业

2014


尚未公布

尚未公布

尚未公布




上一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安排回执

下一篇: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应知应会27问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